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傍上物聯網 農田增效益發表日期:2016-03-24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802次
冬閑不閑,滁州市來安縣張山鄉桃花村的菜農們忙得不亦樂乎,一筐筐萵筍、大白菜和青蘿卜等從大棚里被采出,由路邊等候的貨車運往南京、合肥、滁州等地。
眼看有機花菜成熟了,桃花村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西國高興地說:“畝產增收1000斤,就是2500塊,這個物聯網真是個好寶貝! ”據他介紹,自打縣農委幫合作社里裝了物聯網,他和村民們種蔬菜的方式發生很大變化,實踐證明,科學化精細化種植比光靠經驗更有效。
來安縣地處蘇皖交界,是南京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果盤子。擁有8000畝蔬菜基地的張山鄉桃花村就是 “南京蔬菜保供基地”。 2013年,來安縣投入120萬元建設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在現代農業示范區配設6個精細化種植管理系統,示范帶動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
“這是個‘新生事物’,村民們一開始不太相信。”馬西國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按照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發到手機上的指令,控制大棚內的水、肥、熱、氣、光。一茬圣女果種下來,他驚喜地發現,病蟲害減少了,產量提高了20%。平時遇到什么病蟲害,馬西國只要打開視頻監控或拍張照傳到平臺上,很快就有專家指導防治。
經來安縣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站長湯雷鳴測算,物聯網的運用可節水30%、節肥15%、節藥15%以上,通過配套噴灌、滴灌設備,勞動強度降低50%。一傳十、十傳百,物聯網的好處在菜農們中間傳開了。 2015年菜農們紛紛采取物聯網技術,預計全年村蔬菜產量達到1.2萬噸,產值增加近百萬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來安縣還在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苗木種植、“四情”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方面應用了智能農業物聯網技術。目前,全縣已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12個,累計新增家庭農場7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94個;累計流轉土地31.8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