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走進萬榮果園
發表日期:2016-06-14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197次
安裝了高清攝像頭的滑軌連接起11根高達4米的鐵樁,攝像頭可以上下左右移動,實現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測,可視范圍達到120米……這是萬榮縣“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內安裝的一套設備。通過網絡信號傳輸,果農可以從電腦或手機上清晰地監測到每棵果樹從開花、結果到成熟的全過程。
6月8日,記者來到萬榮縣漢薛鎮南景村的“智慧農業”示范基地。除了高清攝像頭,該基地還建有包括氣象站在內的各類監測傳感設備,實時監測基地的土壤濕度、溫度、風速、雨量等信息,并生成數據傳輸到縣政務大廳監控中心。果農只要下載安裝“智慧農業”電腦軟件或手機app,坐在家里就能隨時了解果園情況,并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做到科學管理、精細化作業。目前,這套“高大上”的設備已試運行兩個多月。
該示范基地的果農王灶鎖對果園科學管理深有感觸:“以前,我們判斷土壤濕度全憑經驗,不知道果樹到底缺不缺水、缺多少水,后來運用了一套現代化檢測設備,根據檢測數據科學澆水,有針對性地控制澆水量,一年在澆地費用上就可節省4000多元。”嘗到甜頭的他對“智慧農業”的前景非常看好,不但在果園安裝了滴灌設備,還主動申請把自己果園作為全縣“智慧農業”的試驗田。
“我們將通過‘智慧農業’實現農產品質量溯源,讓外地的客商了解我們的果樹生長全過程,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監管,從而進軍高端水果市場。”該縣“智慧城鄉”項目技術負責人何松告訴記者,“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農產品銷售,樹立品牌形象,讓農民增收致富。”
據悉,2015年以來,該縣在全國首家啟動實施“智慧城鄉”項目,由縣政務中心負責推進。作為“智慧城鄉”的一個重要運營平臺,“智慧農業”的建設緊緊圍繞“智慧”二字,致力于為全縣農業提供環境監測、生產技術、質量追溯、市場信息、品牌推廣等全方位服務,并建成了漢薛南景、高村丁樊兩個果業示范基地。下一步,該縣將以果業為核心,抓好“智慧農業”的應用推廣,并打造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三農”大數據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