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未來5年現代農業大方向定了!國家將往這幾方面集中發力發表日期:2016-10-22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324次10月8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為《規劃》),這是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十三五”發展綱要的重大部署,是指導未來五年我國農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2016年10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農業現代化規劃和簡化外資企業審批管理政策吹風會。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也是我們國家農業發展的方向。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上強調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規劃》要求,“十三五”農業現代化要以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走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
余欣榮表示,這次《規劃》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十三五“的主線,系統部署了調結構、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重點工作。
比如在調結構方面,提出了推進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以生豬和草食為重點的畜牧業結構調整,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的漁業結構調整。
在去庫存方面,提出了推進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業協同發展。在降成本方面,提出了通過體制創新,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還要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強度,突出綠色發展。
在補短板方面,提出了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機械化、信息化水平,發展生態友好農業。
五方面重點任務
《規劃》明確了“十三五”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提出了要通過五年的努力,全國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農產品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有明顯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要進一步增強,農民的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邁上新臺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大城市郊區、國有墾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四個區域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圍繞上述目標,《規劃》提出五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創新強農,著力推進農業轉型升級。重點推進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引導農戶依法自愿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強化技術裝備的支撐,提高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協調惠農,著力促進農業均衡發展。重點加強產業融合,提出要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及電子商務、休閑農業等新業態,促進農民增收;優化區域結構,建立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農業生產力布局;培育新型主體和職業農民,推動經營主體協調發展。
三是綠色興農,著力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著眼于資源的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組織實施綠色興農重大工程,明確提出要嚴格化肥、農藥、飼料添加劑等制度性管理,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綜合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四是開放助農,著力擴大農業對外合作。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農業對外合作布局,提升農業合作水平,促進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
五是共享富農,著力增進民生福祉。重點是推進產業精準脫貧,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強調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拓寬社會資本市場化投入渠道,優化農業補貼政策,創新信貸、保險等支農措施;促進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相輔相成,為農業現代化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規劃》突出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司長張合成表示,《規劃》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擺在突出位置,設置了專門章節,落實了中央關于綠色發展的部署要求。
張合成介紹,《規劃》主要是從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兩方面進行了部署。
在生態保護上,強調要加大耕地資源、水資源、森林濕地資源、草原資源、漁業資源等五方面保護力度,堅守生態保護紅線,使透支的農業資源逐步修養生息,筑牢綠色發展的生態屏障。
在環境治理方面,重點是開展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治理,強化地下水超采、耕地重金屬污染等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把農業資源過高的利用強度緩下來、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降下來,推動農業走上綠色發展道路。
余欣榮稱,相信經過五年的努力,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會更”優“,農民的錢袋子會更”鼓“,城鄉人居環境會更”綠“,農業將更具有魅力,農村將更具活力,億萬農民將和全國人民一道順利實現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