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大數據驅動智慧農業發展 靠天吃飯或終結?發表日期:2016-11-30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889次
“以前是靠經驗,現在都數據化了。”位于天津某地的農業大棚內,老張指著手機上顯示的一大串數據,嘿嘿一笑,“省事,省心!”從靠天吃飯到數據化指導,智慧農業正在徹底改變著傳統農業的耕作模式。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卻不是農業強國。幾千年來,農業一直遵循著“靠天吃飯”和“老農經驗”的發展模式。在耕地逐步減少的嚴峻形勢下,改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不僅是國家的一項政策,同時也關系到農民自身的權益。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同樣,在互聯網深度影響社會各個行業的今天,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如果不能實現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也必然制約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農業電商表現不俗,這從一個側面也展示了農業+互聯網所爆發出來的潛力。
智慧農業并不是簡單的一根網線,一個APP,而是物聯網技術與傳統農業的深度結合。業內人士表示,其中最關鍵的是傳感器技術。通過傳感器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消耗,更能極大的擺脫天氣因素的限制,同時將農業生產中的個人經驗轉化成更科學,更精確的信息手段和以軟件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從而讓農業生產真正走上智能化、自動化和遠程控制化的智慧農業發展之路。
據有關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為31.7%,不到城鎮普及率的一半。6.6億農民網民數量僅1.91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表明智慧農業的市場潛力巨大。業內專家表示,智慧農業的普及,既要有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企業大力推動,尤其是需要技術上的突破和革新,才能切實滿足農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