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銅梁智慧氣象物聯網服務138個新型農業主體發表日期:2017-01-23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700次
拿起手機就能了解土壤墑情,還可遠程操控實施智能化噴灌、溫控等操作——近日,記者在銅梁區南城街道黃桷門奇彩夢園看到了這樣的一幕。這是該區“智慧氣象”物聯網系統服務的138個新型農業主體之一。
兩年前,被確定為我市“標準化農業氣象服務和標準化氣象災害防御”建設區縣后,銅梁區氣象局就緊跟現代農業發展,針對有機蔬果、觀光農業及水產養殖等為主的特色設施農業,建設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氣象”為農服務系統和手機客戶端,為農戶提供多樣化、智能化的氣象服務。
銅梁區氣象局副局長劉曉冉介紹,該區的“智慧氣象”為農服務系統涵蓋了采集、傳輸、數據處理和預警系統,是一項物聯網技術和現代氣象科技的有機結合,可實現對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濕度和水產養殖的水質監測。它再與智能控制結合,能夠幫助經營者實現及時的遠程操控和應急響應。
“以往依靠經驗判斷作物生長情況和大棚內環境,現在通過氣象物聯網能直觀地對棚溫和濕度進行監測和控制。”奇彩夢園相關負責人趙經理介紹,以花卉大棚灌溉為例,通過手機“智慧氣象”的APP及時監控棚內,再通過智能灌溉系統實施遠程控制,育苗溫室內幼苗存活率可提升20%,每年可增加創收15萬元,還可節約人工成本25萬元。
而對于土橋鎮新陸公司的觀賞魚基地來說,以前需要肉眼觀察水質、憑經驗判斷含氧量的技術活,現在幾乎都交給了氣象物聯網系統。隨著不久前一座氣象數據機站落戶基地,魚塘里的水質信息實現了及時采樣,并無線傳輸至氣象局信息中心自動化分析,然后通過短信傳給業主,以便其采取相應舉措調整水質。
隨著該系統的日臻完善,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加入其中。截至目前,銅梁已有138個新型農業主體成為“智慧氣象”物聯網的服務對象。為提供更精細的技術支撐,該區還建立了3個農田小氣候觀測站和5套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