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哈爾濱市香坊區智慧農業建設幫農民“鼓腰包”發表日期:2017-03-17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373次日前,哈爾濱市香坊區召開農村工作會議,研究部署農業農村工作。今年該區將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著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其中,智慧農業平臺的建設,將運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帶動該區農民加快致富的步伐。
優化農業結構 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
香坊區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三農”工作的主線,以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為立足點,重點抓好調結構、延鏈條、促流通三項工作。以供給需求帶動農牧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露地蔬菜及經濟作物,力爭將玉米種植面積調減1萬畝。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發展思路,擴大蔬菜、花卉等優勢經濟作物面積,推進東方紅智慧農業4500畝大果榛子、向陽鎮3000畝玫瑰園、龍甩灣百畝設施蔬菜、幸福鎮光明萬家300畝設施農業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向陽現代農業特色小鎮建設。以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促進“原字號”多次加工、梯次增值,引導和糧農業、冰城牧業、東農三花豬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提升龍頭企業的帶動力和市場影響力,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得更多利益。以“互聯網+”推動農產品流通,以有機水稻、雜糧、優質畜產品等主導產品為依托,探索生產過程展示營銷、定制營銷、點對點營銷,培育農業電商主體,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安全高效、便捷實惠的農產品現代流通網絡,實現優質產品市場收益最大化,力爭天貓、京東等新商業平臺網店突破100個,互聯網銷售額突破1億元。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支持文化、旅游、生態、科技等相關產業與農業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重點推進三豐牧場、普羅旺斯薰衣草莊園提檔升級,加快新海都溫泉建設。
同時,加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力度,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創新農業經營主體,以改革激發農村發展動力。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在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上聚焦發力,破題攻堅。推廣節肥、節藥、節水和清潔生產技術,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完成曹家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使曹家溝達到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嚴格執行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蔬菜準出制度,嚴查使用禁用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行為,完成畜禽禁養區內規模化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工作。依托大學、科研院所的科技優勢,推廣、復制東北農業大學與秋林云宴等方面的院企合作經驗,在寒地新型節能棚室、蔬菜、花卉、動植物疾病防控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建,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實現10個以上項目推廣應用。啟動智慧農業平臺建設,推進遙感技術、互聯網技術在設施農業、畜牧養殖、農產品流通等領域的應用,建立對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信息采集和遠程控制信息系統,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
加速城鄉一體化建設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以農村基礎設施覆蓋、公共服務配套和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依托優勢農副產品以及阿什河流域生態資源,引進特色化招商項目和戰略合作投資者,謀劃啟動一批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一體化建設項目,加快朝陽、黎明、幸福商圈建設進程,著力打造“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游名鎮”。深入開展“六帶引領、百村示范、千屯達標”創建活動,扎實推進向陽鎮石槽村、東勝村和東方紅社區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完成投資3374萬元的1.48萬延長米村內道路、4處廣場、配套圍墻、路邊溝、綠化彩化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推動“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協調發展。強化專業化保潔隊建設,增加專業化保潔區域面積,逐步實現“通村公路保潔專業化、村屯內部道路屬地責任化”的工作目標,打造整潔有序的農村環境。通過一系列推動“三農”工作提質增效,促進農村增收致富舉措的實施,今年香坊區預計農業總產值和農業增加值分別增加9%。(來源:香坊區委宣傳部 吳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