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發表日期:2017-03-24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954次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農業廳、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了廣東農業現代化“十三五”期間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區域布局、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是廣東省農業領域第一個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
《規劃》明確了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的發展目標,即通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具有嶺南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到2020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形成創新融合、集約高效、開放合作、綠色精品的廣東特色農業現代化新格局。
在實現創新融合方面,《規劃》提出到2020年,糧食產能穩定在1300萬噸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左右。
在實施集約高效農業方面,《規劃》提到,“十三五”期間,廣東省農業集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水平明顯提升,農業規模經營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率達到40%。此外,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00家以上,上市農業龍頭企業力爭達到100家。
在實現開放合作方面,《規劃》指出,加強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優勢農產品出口。扶持大型農業龍頭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建立產業基地和技術合作,打造3家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作物大型現代種業集團。
另外,根據《規劃》,未來五年我省的安全特色農產品供給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達到85%,畜禽規模養殖場廢棄物利用率達到75%以上。
《規劃》提到,廣東農業產業特色和優勢明顯,“十三五”時期,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大健康觀念,以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生產力布局,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嶺南特色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針對全省農業區域布局,《規劃》提出將按照珠三角都市農業區、潮汕平原精細農業區、粵西熱帶農業區、北部山地生態農業區,南亞熱帶農業帶、沿海藍色農業帶的“四區兩帶”區域農業發展格局進行優化布局;同時將建設優質稻米產業示范區、生豬生態健康養殖基地、“菜籃子”保障基地等10個重點產業基地(產業區、產業帶)。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廣東農業將以加快增長方式向創新驅動轉變、加快經營方式向適度規模轉變、加快產品供給向綠色生態轉變等“八個轉變”作為主要任務,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
為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完成,《規劃》提出將建設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現代種業提升、農業設施裝備提升、智慧農業引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生態農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等十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