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成都將在全市大力推廣院地農業科技合作模式發表日期:2017-06-15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978次6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農委了解到,該市總結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與成都市郫都區此前探索建立的院地農業科技合作模式后認為,該模式實現了農業經營主體、政府、院校三方共贏,也為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蹚出了一條可持續的路徑。
據悉,2010年,圍繞糧油、蔬菜(食用菌)、花卉、鄉村旅游四大特色優勢產業,郫都區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簽訂了為期10年的科技合作框架協議,嘗試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探索成熟模式。2013年6月26日,以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何忠全研究員為首席專家的“郫縣農業專家大院”成立,先后聚集三級專家105人。
院地合作7年,郫都區共計投入農業科技資金712萬元,雙方創新并實踐應用了“實體化合作、制度化運行、無縫化對接”的院地科技合作“三化”模式,建立對農服務制度,形成了“農民點菜,專家下廚”的科技需求響應服務平臺,創建了智慧農業云平臺管理系統,率先探索了公益性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助推郫都區農業主導產業實現了提質增效。
據統計,合作完成新品種示范推廣82個、新技術示范推廣61項、新成果直接轉化8個,產生直接經濟效益增加1.4億元。成功培訓新型經營主體12萬人次,申報獲批“成都現代農業雙創孵化園區”2個,申報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3項。院地合作推動郫都區“三品一標”面積2016年達到23.99萬畝,較簽約的2010年提高50.2%,示范帶動產業增加總效益45.3億元以上。
專家認為,郫都區院地合作模式,打破了農業科技服務越位與錯位、重復投入與服務真空并存的局面。2015年5月,成都市政府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簽訂了農業科技合作框架協議,將農業科技合作上升到市級層面,近期又提出將在全市推廣。來源: 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