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蘭州榆中:綜合建設生態“田園”打造絲路“金色花園”發表日期:2017-07-31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4039次“春到花香漫田園,夏臨牡丹呈艷態,秋來瓜果滿枝頭、冬日山川色斑斕……”2017年,“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今年7月,榆中縣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被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確定為全國8個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項目之一,這給榆中縣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升級的新路徑,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田園綜合體”究竟是什么?為啥要搞“田園綜合體”?“田園綜合體”搞什么?“田園綜合體”怎么搞?……帶著這些問題,盛夏時節,記者深入到榆中縣城關鎮李家莊村。該村作為榆中縣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核心體,其在“農業+旅游”“農業+產業”等方面做得有聲有色,農民正把種農田變成種“風景”,進而又把美麗風景又變成美麗經濟。◆探索實踐:摒棄傳耕靠科技“智慧農業”讓農民嘗到甜頭7月20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在興隆山畔的李家莊村,鱗次櫛比的大棚一排排展開去,棚內“春意盎然”、棚外“驕陽似火”,大棚里生長著紅的草莓、綠的辣椒、黃的圣果、翠的西瓜……電子屏上溫度、溫度、生長期一目了然。“自從加入公司,跟著技術人員,使用高科技種大棚,干農活越來越省力了,一點不累,還很輕松!原來單打獨斗,也不會使用新技術,以前一年下來掙2萬余元,現在收入翻番了,生活越來越好了。”種了大半輩子地的村民陳吉寶高興地告訴記者。“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產品二維碼來了解我們的產品從選種、種植、全生長期的圖片,肥料使用表、農藥使用表和關鍵環節數據等,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溯源。”在榆興莊園,李家莊村黨總支書記張建文向記者展示智慧農業APP。對于“田園綜合體”這個新興的名詞來說,張建文這樣向記者講述了他自己的理解: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的融合發展。所以,李家莊村在全力打造美麗鄉村旅游過程中,秉承整村推進理念,整合產業資源,挖掘鄉村旅游資源,使全體村民都有事干、都能致富。張建文說:早在2014年起,村兩委就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提出了“現代農業先行”的發展理念,并發起創建了李家莊第一個母體農民合作組織——李家莊農民合作社。尤其今年以來,李家莊村黨總支推行“公司+園區+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打造現代農業、商品加工、鄉村旅游、脫貧攻堅“四位一體”的聯動發展新格局。像榆興公司充分利用智能農業監控、標準化管理、農業社交網絡、農產品溯源等四大系統,保證高效化、精細化、現代化農業生產,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農產品價格漲跌落差大帶來的風險。村黨總支把全村34戶貧困人員全部吸納到產業鏈上。已改良的55座大棚,其中26座由貧因戶按照公司的整體規劃改造、種植,每座大棚的年均收益達到8萬至10萬元。把沒有能力自己發展的貧困戶,吸收到園區務工或物流配送工作,人均年工資收入達到3.6萬元,實現了脫貧致富。◆組合發展:農業旅游深度融合傳統農莊變身“花園”在離李家莊東南方向1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鳳凰山,山的東側形成了一個半山環抱的地方,將東灣村收進臂膀。這里,500畝薰衣草正在怒放著其尊貴的紫藍色。“我們這次對鳳凰灣薰衣草生態觀光園的設計思路突出了香草文化、特色小鎮、生態旅游。”榆中縣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牛奇才對記者說,通過豐富多彩的大地景觀表現形式及特色小鎮來營造景觀空間,形成香草主題旅游文化景區。城關鎮鎮長許先文對記者說:做為李家莊“田園綜合體”的共生體,薰衣草生態觀光園建成后,除給人以美的享受之外,還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促進游客身心愉悅健康。對于李家莊村當前和今后的發展來說,張建文思維清晰、條理清楚,就是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吸引農戶入股的方式,不斷擴大其規模,將示范園建設成集旅游、農業采摘、住宿、餐飲和娛樂的智慧生態文化休閑示范園。具體來說,李家莊村致力從三個方面進行資源要素整合,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整合勞動力資源,村集體建設了11座溫室大棚,并成立了手工編織合作社,吸收所有的婦女參加,讓她們就地就近參加編織、采摘及管理等工作,在照顧好家庭的同時,也增加了更多的收入。二是整合土地資源,村里通過規劃,創新土地流轉機制,讓農民將自己的土地以股份形式參與合作社生產經營,一方面保障每畝每年1000元的基本收益,另一方面還從產業收益中分享紅利。三是整合宅基地資源,對全村建設用地進行整合,實施整村搬遷,803戶村民全部搬進寬敞明亮的李家莊社區,實現村民變居民。同時,將整合得到的200畝建設用地作為村集體資產,通過吸收社會資本,進行商業化開發。村集體占15%的股份,803戶村民占其余85%的股份,待取得經濟效益后按股份分紅,實現村民變股民。◆愿景規劃:田園綜合體將成為縣域經濟新動力源對于打造“田園綜合體”,榆中縣縣委書記王曉寧有一個清晰思路。他告訴記者,建設田園綜合體對于培育榆中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核心是要提供一個機制創新和融合發展的新平臺、新載體、新模式。在這方面,榆中縣將在建設李家莊田園綜合體的進程中,打造以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為核心、以綜合開發為手段、以觀光休閑為主題、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為重點的農業綜合體示范園,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持續推廣”的模式,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加快推廣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發展模式,全力培育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的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激發農業農村內在發展動能,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再造發展新引擎。據城關鎮鎮長許先文介紹說,李家莊村田園綜合體將按照爛漫花海區、李家莊小鎮、生態田園區、養生養老區、田園野趣區、親子體驗區、生態養殖區、榆興農莊體驗區、智慧農業生產區等9大功能區域規劃布局,建成后,每年可實現產值3億多元,吸引游客200萬人,提供就業崗位2800多個,解決當地村民就業1800多人,帶動就業1000多人,村戶均收入達1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1.5萬元以上。同時,引領帶動城關鎮分豁岔村、上蒲家村、朱家灣村等毗鄰的三村共同發展致富。◆什么是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首先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其次,田園綜合體為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聯動發展提供了新支點。田園綜合體要素集中,功能全面,承載力強,是城鄉一體化的理想結合點和重要標志,為鄉村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聯動發展提供了支撐。三是田園綜合體為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統籌推進構建了新模式。建設田園綜合體,在發展生產、壯大產業的同時,為農民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園特色,又實現現代居住功能,為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了最佳空間。田園綜合體是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日報 首席記者 楊貴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