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曲阜唱響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主題曲發表日期:2017-12-18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287次近年來,曲阜市加強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積極發展生態循環經濟,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現代生態農業,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全市呈現出農民增收、農業轉型升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2017年,該市農村沼氣入戶達到3.2萬戶,大中小型沼氣工程320余處,沼氣服務網點53處,沼氣區域服務站2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應用基地40處,基地面積5萬畝,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招引生態循環農業項目5個,總投資近2億元。
曲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意見,為大力發展生態循環經濟,全面提升該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樹立了鮮明的導向。將“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節水農業、節肥農業、智慧農業等為重點,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寫入曲阜市“十三五”規劃和新一屆政府工作報告,從黨委、政府層面確立了生態循環農業的戰略定位和重要位置,引導全社會及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加強生態循環農業,營造重視、加強生態循環農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政策就是方向標。每年的曲阜市經濟社會考核辦法將現代農業、水肥一體化、節水節肥農業等生態循環農業列入對各鎮街及農業局等相關部門的年度考核獎懲,并作為領導班子獎懲、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激發各鎮街及農業相關部門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積極性、創造性,形成上下協調,齊心協力抓生態循環農業的強大合力。開展專項培訓,培養一批節能環保、重生態、懂技術的新型農民土專家;開展“科技下鄉”活動,鼓勵各類農業專家深入到鎮、村,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傳知識、教方法、帶隊伍,進一步提高農民的農業理論知識、從業技術、農業機械操作技能等。
該市提出了“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這一總體目標,突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這一主線,以“糧食為基礎,品牌為亮點,科技為導向,智慧農業為重點”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基本思路。重點展開“五大布局”,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加大“三品一標”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力度;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開展“互聯網+現代化農業”行動,支持新型經營主體應用互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與農業融合;大力發展生態項目,通過項目培育基地,打造片區推廣新技術和新模式,走出了一條以項目建設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的新路子;大力發展節水節肥農業,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應用技術,減少肥料流失,提升科學施肥水平,大力提高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率,推動該市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大力開展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依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等項目,堅持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實行秸稈全量還田前提下,積極拓寬秸稈利用渠道,逐步形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在石門山、吳村、尼山和陵城4個美麗鄉村示范片區推廣實施了面積12000畝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雙降解地膜應用技術;安裝粘蟲板3300張,安裝太陽能仿古路燈160盞,安裝太陽能照明殺蟲一體燈49盞,實現美麗鄉村示范區美化亮化。2016年創建山東省美麗鄉村1處,創建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1處,創建濟寧市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點6處。
將生態循環農業納入該市“科教興村”戰略,作為加大對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重要措施。依托養殖企業發展大型沼氣和整村聯戶沼氣,實現整村制推廣沼氣新能源應用。深入總結實施國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項目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儲備,優化秸稈肥料化利用為主,秸稈過腹還田、秸稈收儲固化、秸稈腐熟、沼氣化利用等為輔的秸稈利用模式,促進該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大力發展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種養基地節水、節肥、省工的目標。發展生態循環經濟,實現“三沼”的綜合利用。2016年,該市承擔實施了1300萬元的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建設項目,探索出了“秸稈全量機械化還田+深耕深松技術+秸稈快腐和免耕播種配套”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得到中央、省市的一致好評,在全省2016年度績效評估排名第二名。來源:東方圣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