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物聯網資訊
- 溫室大棚種植藍莓的幾個注意事項發表日期:2013-11-26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14937次
溫室大棚種植藍莓的幾個注意事項
1 定植密度與品種的搭配
1.1 定植密度
在露地栽培中,高叢藍莓一般采用110 m@210 m的株行距;利用溫室進行促成栽培一般要求栽培密度略高于露地,株行距一般選用015 m@115 m的距離比較合適。
1.2 整地
一般露地種植定植穴的規格為110 m@110 m@015 m。定植穴挖好后,將取出的泥土摻入磨碎的松樹皮和泥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勻后回填入穴內,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30 cm,在土壤酸度不夠的情況下可摻入適量硫磺粉。溫室栽培可借鑒露地栽培的整地方法,但是一定要比露地栽培整地的深度和程度高,一般最好是全面整地,利用園土50%,再加入50%的草炭、腐葉土等,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通氣性。整地后作成高20~30 cm的畦,栽植時直接將苗木植入即可。
1.3 品種配置與定植時間
高叢藍莓自花可以結實,但幾個品種搭配可明顯提高結實率。所以在進行藍莓溫室大棚促成栽培時,選用的高叢藍莓最好要配置兩個以上品種相互授粉,以提高產量和品質。主載品種與授粉樹配置比例一般為2~3B1。1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 cm,苗木每增長1 a,一般定植深度增加5 cm,要覆土踩緊壓實。如果利用缽苗,一年四季均可定植。
2 生產管理技術
2.1 施肥
藍莓對肥料的需求量很低,在土壤酸度滿足的情況下,一般只需施入少量N肥,過多施肥往往會導致肥料過量而傷害樹體,影響產量。
禁止使用硝態N,用尿素較好。在施用K肥時,切忌施KCL,可使用K2SO4等。生產上應盡量施用有機肥和農家肥,如豬、牛糞。也可以播撒綠肥,如白三葉等。
施肥方法一般以溝施為宜,可有效減少肥水流失。施化肥時溝寬20~25 cm,溝深10~15 cm;秋、冬季施農家肥或壓青時,溝寬30~35 cm,溝深35~40 cm;綠肥則通過翻挖壓青埋入土中;施肥時間一般是在萌芽、果熟和采后分3次供肥。
2.2 灌水
藍莓根系分布淺,喜濕潤,及時灌水十分必要。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質,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鈉和鈣含量高,長期使用會影響藍莓的生長和產量,可在灌水時用硫酸將pH值調至415左右再灌,但應間隔3次灌水再灌1次酸水。
2.3 溫度控制
促成栽培的關鍵是要打破藍莓的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棚內較適合藍莓生長的溫度為20~25e,最高不能超過30e,最低不能低于12e。高叢藍莓的需冷量要在0~712e的低溫狀態下,積累時間800~1 200 h。低溫要求量不足時會造成發芽不良,開花不足,影響果實的產量和質量。實現藍莓錯季生產的關鍵就是適時調整藍莓的休眠時間,值得注意的問題是,不管提前休眠進入低溫狀態,還是休眠完成后轉入生長期,溫度的控制一定要緩慢進行,不可短時間內溫差過大,以免影響藍莓的生長發育。
大棚內處于密封狀態,因為藍莓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機物分解等可使棚內氣體成分發生很大變化,會影響藍莓的生長,所以每天都要進行適當的換氣;一般在不使大棚溫度下降到12e以下的情況下,每天11B00打開通氣道,16B00關閉。
2.4 整形修剪
幼樹期修剪。此期以去花芽為主,目的是擴大樹冠,增加枝量,促進根系發育。定植后第2、第3年春疏除弱小枝條,第3、4年仍以擴大樹冠為主,但可適量結果。一般第3年株產應控制在1 kg以下,以壯枝結果為主。
成齡樹修剪。此時修剪主要是控制樹高,改善光照條件,以疏枝為主,疏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以及根蘗。根勢較開張品種疏枝時去弱留強;直立品種去中心干,開天窗,留中等枝。大枝結果最佳結果樹齡為5~6年生,超過要及時回縮更新。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轉壯。成年樹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個壯枝留4~6個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