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云南賓川縣:農業科技變“苦僑”為“富僑”發表日期:2018-05-18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689次在云南省大理州賓川縣的華僑莊園葡萄種植基地里,馬來西亞的無土栽培技術、荷蘭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以色列的智能灌溉系統等高新技術“齊聚一堂”,刷新了人們對傳統農業的認識。
這個坐落于中國第五大僑鄉省云南的華僑莊園,逐漸使過去的“苦僑”“難僑”成為如今人人羨慕的“富僑”。
二十世紀50年代—80年代,云南大理賓川縣先后集中安置了來自印尼、印度、越南等8個國家的歸僑近5000人。由于歷史的原因,賓川縣歸僑僑眷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多數歸僑文化素質低、家庭人口多、經濟積累較少,生活貧困。
而地處金沙江南岸干熱河谷地帶的賓川縣,非常適合種植葡萄。華僑歸國時不僅帶回了墨鏡、勞力士手表、彩電……也帶來葡萄種植的新技術、新思路,產業基礎良好。2017年,賓川縣種植葡萄17萬畝,總產35萬噸,產值29億元(人民幣,下同)。
“未來的農業,一定是‘產品為王’的時代,因此,技術是農民脫貧致富、企業取得長足發展的核心。”賓川縣華僑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華僑莊園)董事長孫永斌告訴記者,華僑莊園與上海交通大學簽訂了5年期合作,引進國內先進的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術。同時,引入以色列、美國、荷蘭等國家的一流技術,建設單晶硅發電光伏溫室、物聯網智慧農業等現代農業體系,改變當地農業發展現狀。
“這正是賓川質量興農、產業扶貧的縮影。”賓川縣副縣長陳云吉介紹,賓川通過自主創新、縣校合作、縣企合作等方式,實施科技示范、科技培訓工程,科技措施推廣率達100%。2014年以來,賓川縣累計脫貧8983戶32517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1.8%降至1.55%。
在政府的支持下,華僑莊園從最初的5畝地發展到現在的4000畝,2017年銷售額達6000余萬元。通過創業致富的孫永斌,也成了當地產業扶貧的中堅力量。“我的家人都是越南歸僑,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歸僑僑眷脫貧致富。”
目前,華僑莊園已經開展了53810人次技術培訓,扶持762名農民圓了大學夢;建立生產全過程統一標準、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采收包裝等的閉合服務體系,2018年服務覆蓋賓川縣10000畝葡萄園。
如今,每當提起賓川縣柳家灣華僑社區,十里八鄉的村民都知道那里有品質上佳的葡萄、先進的技術、僑文化濃厚的華僑莊園,原本生活貧困的歸僑僑眷,也成了大家羨慕的“富僑”。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