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指尖上的農業-大荔農業逐漸走入“互聯網+”4.0時代發表日期:2018-05-28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041次“靠天吃飯”一直以來是人們對農業的認識,無論是種植、灌溉、施肥、噴藥,多憑農民的經驗和感覺進行生產,這不僅會造成作業效率低下、肥料的嚴重浪費,還使得農產品品質與安全難以保證,很難做到精準化和利益最大化。
而在大荔縣的新穎設施農業示范園區,這里的農民基本不用去大棚里操作,不管在哪里,農民用手機就能遙控自家的大棚,棚內溫度濕度一目了然,還能通過視頻看見棚里的實時畫面,智慧農業讓這里的村民種田就像在家使用電器一樣,“一部手機可以完成農業耕作的90%的任務”。
5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大荔縣新穎設施農業示范園區,這里是大荔縣探索農業4.0、發展智慧農業的一個重要項目。園區建成了集大棚物聯網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產品電子商務系統于一體的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農產品環境可測、生產可控、質量可溯、產銷有效對接。
“大棚內安裝有7個傳感器,分別監測空氣的溫度濕度、土壤的溫度濕度鹽堿度和PH值,以及光照變化。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風機就自動啟動,遇到嚴重霧霾或者陰雨天氣,補光燈也會自動打開,補充光照。”園區負責人掏出手機,點一點一款智慧農業管理App,“所有信息盡在掌握,90%的流程一鍵控制。這套系統不僅能智能控制大棚溫濕度和進行實時監測,還具備智能灌溉施肥、噴藥,數據采集、涉農信息獲取,農資、農產品購銷,實時監測預警等多種功能,讓農民在指尖上就能完成耕種。”
據了解,近年來,大荔縣把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緊扣縣域實際,堅持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以財政涉農資金整合為抓手,不斷加快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步伐,設施冬棗、設施蔬菜等產業發展迅猛。尤其是2013年以來,通過實施全省“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項目和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資金設施蔬菜產業項目,打造了一批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管理科學規范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和現代農業園區,促進了以反季節蔬菜為主的設施農業快速發展,打響了“大荔瓜果菜,綠色無公害”品牌,先后被聯合國工發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處確定為綠色產業示范縣,被國家環保部確定為生態示范建設試點縣。
在“互聯網+”設施農業園區的示范引領下,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傳統農耕方式,投身到農業物聯網的科技浪潮中。智慧農業已經成為大荔縣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實現了新鮮蔬菜全年的均衡上市,更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找到了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