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鄆城縣智慧農業 助推鄉村振興發表日期:2018-09-04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609次近年來,鄆城著力于發展農業“新六產”,以智慧農業為突破口,積極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一是加強與院校合作,強化頂層設計。2017年,縣政府與山東農業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縣建立了華寶食品、綠禾農業、陽光花卉三個實踐教育基地,利用院校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加強智慧農業頂層設計,培養鄆城縣智慧農業人才;聘請中國農業大學專家教授,高標準、高要求編制完成了《鄆城縣現代農業發展總體規劃》;成立了山東省首家縣級農業高端專家智庫,聘請國內22名知名專家教授,為鄆城智慧農業發展出謀劃策、建言獻策。
二是以農業產業園區為依托,發揮智慧農業輻射帶動作用。規劃5萬畝的農業園區,已完成投資26.6億元,打造了南趙樓甄莊、張營百蔬園、丁里長牡丹園等5處種養示范園區和基地,集技術引領、休閑觀光、科普示范、新品種展示等于一體,百蔬園與首農集團簽訂了訂單購銷合作協議。總投資12.5億元的鄆城縣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PPP項目,已開工建設,成為全市農業領域首個PPP項目。推廣使用有機肥2萬噸,覆蓋面積達3萬畝,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4萬畝,優質蔬菜面積新增2萬畝,有效提升全縣農業科技水平。與山東省農科院結合,安排設施蔬菜肥料利用率試驗和有機肥示范各一處,已完成設施蔬菜減肥增效試驗1處,示范2處,目前正在安排氮磷鉀總量控制試驗3處,示范3處。
三是以智能化監測為基礎,推進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步伐。以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為契機,搭建農業智慧監管信息平臺,完善了檢驗監測體系。建立了縣級檢測中心,11個鄉鎮街區、9個標準化生產基地建立了檢測室,配備了檢測設備,縣域內70%的農產品、農業投入品納入了平臺管理,實現了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省市共抽查各類農產品4次,合計110個樣次,合格率100%。標準化基地面積發展到35.6萬畝,增長102.3%,省級標準化生產基地11個,紳聯腸衣和宏遠腸衣的產品已先后獲得日本、韓國和德國等國家的質量認證。久源蘆筍、百蔬園西紅柿、甄莊食用菌和韭菜、吉秀園草莓、馬樓油桃等各類標準化生產基地不斷擴大,遠近聞名。
四是以“互聯網+”為手段,探索智慧農業運行新模式。通過政策引導、示范帶動、搭建平臺等舉措,鄆城縣農業實現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成功創建1個淘寶鎮、10個淘寶村,淘寶大學1所,給農民創業和電商脫貧帶來了新的機遇。目前,全縣270余人通過村淘實現創業。“為村”上線平臺690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運行質量全國前三。在張營鎮百蔬園開展了生態循環農業試點,推廣水肥一體化、滴灌、生物殺蟲等技術;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張營鎮后彭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安裝了智慧農業監測平臺,探索“政府+專家服務團隊+合作社”的智慧農業服務中心;開通了農業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土壤墑情監測微信公眾平臺,為農業技術指導、施肥、澆水提供科學依據。結合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積極舉辦電商淘寶培訓班,提高廣大農業從業者對農業信息化的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