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建湖縣奏響現代農業“綠色進行曲”發表日期:2018-09-19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841次9月3日,建湖縣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普陀區考察,與普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上海“米袋子”“菜籃子”“后花園”,在優質農產品輸送等方面,全面加強與普陀區戰略合作。
9月5日,建湖縣在上海舉行名特優農產品推介暨招商引才說明會,建湖生態綠色農產品“亮相”大上海,“征服”上海市民味蕾,縣政府與上海光明米業集團,縣農委與上海巨鹿食品公司,相關鎮和部門分別與上海農業龍頭企業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投資額達10.8億元。
農業招商亮點紛呈,綠色發展成績不斷。把視線聚焦建湖美麗的鄉村,緊扣農業綠色發展主題,滿目的郁郁蔥蔥令人陶醉,高效綠色農業項目比比皆是,廣袤的農村土地上蘊藏著無限的生機活力,一幅現代農業的綠色風景畫正徐徐鋪開。
資本競涌,注入綠色農業新動能
資本的嗅覺最為靈敏。縣農委負責人介紹,“由于看好建湖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厚實的農業發展基礎,近年來,國資、民資、外資等各類資本競相涌入建湖‘農門’,為綠色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今年以來,建湖縣招引規模農業項目19個,其中農產品加工項目5個、超億元項目3個、5000萬元項目2個。
國資“漁光互補”項目由鹽城國能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8.5億元,在建湖縣沿河鎮蕩灘區域,建設50MWp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采用“漁光互補”模式打造集光伏發電、循環養殖、生態種植、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民資貴澳上岡大數據農旅產業示范園項目,總投資7.1億元,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高智能玻璃溫室,農旅產業示范園建有大數據中心生態餐廳、旅游觀光采摘、熱帶雨林等。目前,項目1、2、3、4棟大棚根基已經打好,預計明年5月份前對外開放。外資德輝荷藕深加工項目由日本立花食品株式會社獨資建設,6月份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深加工食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引進國資、民資、外資,策應綠色轉型、綠色跨越,加快農旅結構升級,這些項目在推進農旅產業發展、拉長農業產業鏈條、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方面發揮極大作用。”沿河、上岡、顏單鎮負責人對項目前景充滿信心。
加快接軌上海,引進上海資本投資現代農業,成為建湖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正源創輝漁樂大世界項目是建湖縣推進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節點性項目,也是接軌上海招引的重要農業產業項目。總投資3億元,規劃總面積1萬畝,一期5000畝循環水養殖基地已建成,被列為國家生態農業循環經濟項目。按照省市縣委全會部署,建湖縣按下接軌上海“快進鍵”,今年4月、6月,建湖縣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組織3次專題活動,開展項目招商、資本招商,推介建湖名特優農產品,先后洽談跟蹤了5個現代農業項目,簽訂了1.5億元的農產品銷售協議。鼓勵支持縣內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與上海企業“牽手聯姻”,冠華公司與小南國集團實施股份合作,方圓食品承接上海光明烘焙食品產業轉移,虹海食品與東方航空公司合作生產航空休閑食品,進一步擴大產能,提升了經濟效益。
結構調優,集聚綠色農業新活力
“你看,高卞線農路兩側的稻田絕大部分被高作潤谷農業科技公司的夏思成承包了,他流轉了周邊農戶600畝土地,發展稻蝦綜合種養模式,今年龍蝦銷售形勢很好,龍蝦每斤賣到了30多元,畝均凈賺1500~2000元左右。”8月16日上午,在去潤谷公司的路上,建湖縣高作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近年來,像潤谷公司一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推行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的企業不在少數。去年,建湖縣出臺了《2018年全縣農業結構調整意見》,對照生態經濟區建設,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明確6萬畝的目標任務。今年1月,建湖縣出臺《關于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對新發展連片稻(藕)田綜合種養基地500畝、1000畝以上,給予實質性補貼獎勵。目前,全縣稻(藕)田綜合種養面積達6萬多畝,其中稻田養殖面積3萬畝,藕田養殖面積3.2萬畝,500畝以上連片養殖基地16個,養殖模式和養殖品種以套養小龍蝦為主。建湖被省農委列為稻田綜合種養示范縣。
“稻田、藕田綜合種養是農業技術的一次革新,因為不需要使用農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減少了農業污染,確保了農作物的安全和品質,我公司的有機綠色生態米每斤8元,常年供往蘇南各大超市。”潤谷公司董事長夏思成翻開一本剛拿到的榮譽證書,很有成就感地對記者說,“憑借著稻蝦共作這一農業創新模式,本月參加省里的創新創業大賽,希望能取得好成績,為建湖綠色跨越增光添彩。”
農業結構的調整,還體現在推廣土地規模經營、特色農經作物種植上。建湖縣加大對農業結構調整“十大重點工程”項目和西南四鎮江淮生態經濟核心區16個重點項目推進力度,今年全縣新發展蔬菜等經濟作物4萬畝,全縣設施農業總面積達19.61萬畝,新增設施農業4500畝,新增農業規模化經營面積1.1萬畝。
近湖街道的櫻桃園、上岡的西葫蘆、高作的火龍果、寶塔的瓜蔞基地……建湖現代農業發展有規模、有特色、有成效。記者在寶塔鎮瓜蔞種植基地了解到,去年基地除去各種支出的費用,一年的純收入達到3000多萬元。小小的瓜蔞,外形像香瓜,瓜子可加工休閑食品,瓜蔞根更是很好的中藥材,從里至外都是“寶”。近年來,瓜蔞基地還發揮了扶貧脫貧作用,二期項目帶動當地100多個具備田間管理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每個貧困戶每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
依托農業園區載體,以園區“等級創建”為抓手,建湖縣著力推動省級園區做優做強、市級園區進位爭先、縣級園區提檔升級。全縣建成現代農業園區1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2個、市級13個。建湖縣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湖、上岡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城東都市農業示范區,城北現代農業示范區,近湖、建陽、顏單、沿河、蘆溝、高作、寶塔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恒濟、顏單、沿河、岡西現代漁業產業園被認定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業態創新,開拓綠色農業新空間
“互聯網+”催生現代農業發展新業態,智慧農業在建湖迅猛發展。今年1月份,建湖縣被評為全省農業電子商務示范縣,是全市唯一一家入選的縣份。
圍繞著綠色化、信息化,軍曼公司投入2000萬元,建設智能車間,實施全過程、智能化火雞養殖,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體系,讓消費者吃到美味、安全火雞產品。蜻蜓農服的“一條龍”服務讓今年在縣開發區承包2000多畝地的朱效武得到了真正的實惠,他說,“蜻蜓農服采用無人機在田地打藥,精準防治,沒有重噴漏噴,無人機工作效率高,2000多畝地2天就完成任務了。”
近年來,建湖縣打造了鄉旮旯網、蜻蜓農服、幾百粒等一批地方龍頭農業電商平臺。其中,中農網購電子商務公司是省級農資電商試點單位,采取“O2O”營銷模式,已建成“蜻蜓農服”線下服務中心136家。今年6月份,北京華時、上海叮咚買菜等公司來建湖考察,計劃在建湖縣新建農業電商平臺,銷售建湖本地名優農產品,提升建湖品牌知名度。全縣上半年農業電商銷售額達13億元。
“我們的粉絲又來了,奶奶,您這次想買什么東西啊?”在慶豐鎮永安村農村淘寶服務站,負責人萬娜熱情地接待村民劉奶奶。別看很小的幾十平米的一間屋,人氣特別旺,它不僅是村民的淘寶站,又是集聚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益農信息社。萬娜告訴記者,村民可以在這里買東西,也可以讓她在電腦上進行代購。東西到了淘寶站,她派人送到農戶手上,真正讓村民感受現代化貼心的服務。同時,通過益農信息社的智能平臺服務,村民繳納電費、水費、電話費就方便得多,不需要再到鎮上了。
建湖縣共建成“益農信息社”200家,其中標準社179家、示范社20家、縣中心站1家,實現涉農村全覆蓋,超額完成了省下達的160家標準社目標任務。在全省農業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作為唯一典型作了交流發言,江蘇電視臺、江蘇農村經濟雜志社分別來我縣進行專題采訪。
品牌做強,增添綠色農業新籌碼
“我們的九龍口大閘蟹是中國馳名商標,牌子響當當,品質一級好。目前大閘蟹即將上市,不少香港、新加坡的客人已經在搶訂大閘蟹,搶先又搶鮮,今年的銷售肯定會更好。”建湖縣水產局負責人很自豪地說。
打造“九龍口”河蟹品牌,九龍口牌大閘蟹先后榮獲全國河蟹評比首屆“華東杯”最受歡迎品牌獎、第五屆“豐收杯”優質蟹獎、首屆蘇蟹“最具成長性品牌獎”,兩次榮獲北京國際農博會金獎。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在上海、南京、成都、重慶、杭州等大中城市有九龍口大閘蟹專賣店20多家。九龍口大閘蟹公司每年與客戶簽訂河蟹出口外銷合同,訂單銷售量近百噸、銷售額500多萬美元,產品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去年9月30日,“建湖大米”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這是建湖縣第一個以建湖地域冠名的中國馳名商標,也是建湖縣第一個農副產品類的中國馳名商標,列中國頂級大米排行榜第三名。“建湖大米”先后取得國家級“放心米”和綠色標志11個,銷售網點遍布11個省的上百個縣(市),現有固定經銷商500多人,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建湖青蝦”是在建湖特定地理環境中生長繁衍的一種青蝦優勢種群,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健康品牌。2002年,“建湖青蝦”接軌大上海,深受上海人的追捧。國內最大的中餐企業、上市公司“小南國餐飲集團”所需的青蝦仁系列產品,均由建湖冠華公司提供,銷售量占該集團總采購額的10%以上。2013年,小南國參股24%,與冠華水產公司實現資產重組,青蝦在上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放大綠色農業優勢,叫響建湖農業品牌。近年來,建湖縣重點圍繞優質稻米、水產品等特色農業,積極引導農民和涉農經濟組織進行商標注冊,申報地理標志商標、“三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建湖大米”在2008年獲批原產地證明商標的基礎上,2013年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建湖青蝦”“建湖草雞”“鹽城水稻種子”先后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地理標志商標。目前,建湖全縣共注冊涉農商標450件,地理標志商標5件,“建湖大米”“九龍口大閘蟹”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幾百粒”“三虹”等5件商標被認定為“省著名商標”。來源:建湖縣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