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數字鄉村、鄉愁產業 浙江鄉村振興傳遞“新信號”發表日期:2019-02-27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5392次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經過辛勤的耕耘,去年浙江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10億元,增長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2元,增長9.4%——這是昨天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
打造高質量的數字鄉村、大力發展鄉愁產業、繼續開展農民技術職稱評定、加強農村綠色空間守護……在會上下發的2019年工作思路中,多了不少新名詞。而這些“新信號”,又將讓我們的鄉村發生哪些變化?
鄉愁,不僅要記得住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是什么?是故鄉的一個小燒餅、一碗土面條、一段鄉間路。鄉愁經濟是什么?它讓遠離家鄉的人對家鄉的思念看得見摸得著,讓千千萬萬的城里客人寄情山水,也富裕一方百姓。
在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方面,浙江農村要大力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流通業、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更要大力發展鄉愁產業。
具體來說,就是要開展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挖掘保護,挖掘立足鄉土社會、富有地域特色、蘊含民俗文化、承載田園記憶的鄉愁產業——活躍一批鄉土文化農事節慶活動,恢復一批具有鄉土性、民族性的鄉村手工業,發展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打造一批鄉土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的手工藝品,培育一批職業化農家小吃生產經營主體、原料基地、特色村和知名品牌。
滿載鄉愁滋味、促進農旅融合,加快“綠色財富”的轉化,鄉愁經濟的發展為鄉村振興聚攏人氣,更是為人民群眾拓展了一條增收創收的致富路。
數字鄉村有何不一樣?
去年十月,杭州吹響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號角。今年,推進農業農村領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也將是全省農村工作的重點。
數字鄉村,怎么建?建成什么樣?昨天會議公布了一套涵蓋了數字田園、農村電商、公共服務數字化、鄉村治理數字化、農村信息基礎設施提升等“組合拳”——
打造智慧農業云平臺,建立美麗鄉村、農村經營、農業主體等數據庫;充分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集成農業“兩區”、標準農田、土地確權、農業主體、種養基地、農業特色小鎮等元素,形成相互疊加、互聯互通、共有共享的鄉村全域電子地圖;打造數字田園,加大數字技術應用,推進智慧園藝、智慧畜禽、智慧水產、智慧田管、智慧農資建設,同時推動農業生產方式數字化。
杭州經驗要在全省示范
昨天會上,不少來自地方試點的經驗被“點名”推廣。其中,就包括來自杭州的桐廬鄉村規劃經驗:推行縣域一張圖,實行全域規劃。
近年來,桐廬打造以“規劃引領、產業興旺、文化振興、人的回歸”為重點的美麗鄉村3.0版,按照“縣城—中心鎮—特色鎮—中心村—特色村”的梯次,銜接成網絡化空間結構體系,并形成“覆蓋全縣、統籌兼顧、層次分明、彰顯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同時,圍繞全域大景區,桐廬還把全縣183個行政村作為一個景區來規劃,把每個示范村作為一個景點來建設。環環緊扣之下,環溪、荻浦、蘆茨、陽山畈等村被評為國際休閑鄉村示范點,江南古村落風景區成功創建為4A級風景區,合村鄉還成為了杭州市首個全鄉域國家3A級景區。來源:杭州網—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