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農業農村部在浙江德清召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場會發表日期:2019-10-21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5436次
10月17日,農業農村部在浙江省德清縣召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場會。會議充分總結肯定了改革開放及十八大以來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水產養殖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全面部署了當前和下一個階段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在“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下,水產養殖業發展成績斐然,1988年國內養殖產量首次超過捕撈產量,2018年全國水產養殖產量比1978年提高40倍,養捕比由26:74提高到77:23,占世界養殖水產品總量6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為解決城鄉居民“吃魚難”問題、增加優質動物蛋白供給、降低天然水域漁業資源利用強度、促進漁業產業興旺和漁民生活富裕等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在凈化水質、減排二氧化碳、緩解水域富營養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來全國漁業系統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全面調優養殖生產布局,1427個縣級人民政府發布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規劃;更加注重養殖環境保護,開展節能減排技術示范、洞庭湖區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試點和環保設施升級改造;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中央和各級地方財政大幅增加對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保障力度;大力發展水產健康養殖,共創建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 5628家、健康養殖示范縣39個,大力推廣“以漁凈水、貝藻固碳”;持續強化支撐能力建設,創建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86家,全國現代水產種業示范場87家,加強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國家產地抽檢合格率連續6年保持99%以上。
會議強調,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既是落實新發展理念、保護水域生態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措施,也是優化漁業產業布局、促進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有助于發揮中國特色水產養殖業特有的生態服務功能,成為國家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的典范;有助于增加綠色優質動物蛋白供應,成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有力推手;有助于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中將具有優勢的中國水產養殖業走出去,為解決人類未來面臨的食物安全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會議要求,我國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各項工作任務。一是群策群力抓好落實,統籌推進綠色發展。推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臺貫徹落實《意見》重點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抓好任務落實;二是優化產業布局,穩定基本生產空間。嚴格實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建立水產養殖基本水域灘涂保護制度,像保護基本農田一樣保護好重要養殖水域灘涂。推動本級人民政府加快出臺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建設空間規劃,依法核發養殖證,保障深遠海養殖規范有序發展;三是切實保護合法權益,穩定基本承包關系。穩定和保護漁民長期穩定的水面使用權,對因公共利益需要退出的水產養殖,要依法給予補償并妥善安置養殖漁民生產生活;四是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產業質量效益。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創建,轉變生產方式,推廣池塘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水面生態養殖、海水立體養殖、池塘連片尾水處理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營方式;五是改善養殖環境,實現生產生態雙贏。科學布局網箱網圍養殖,不得非法擴大禁養區范圍,積極推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科學出臺水產養殖尾水污染物強制性排放標準。充分發揮水產養殖的生態屬性,養護水域生態環境;六是嚴格生產監管,促進規范有序發展。強化投入品管理,依法將漁用非規范藥品納入獸藥管理范疇,加強疫病防控和質量安全監管;七是加大資金投入,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改革完善漁業油價補貼政策,重點支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縣創建、深水抗風浪網箱、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養殖大縣池塘標準化改造、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建造等;八是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把握好輿論宣傳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總結遴選一批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先進典型,講好中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故事,充分利用好網絡等新媒體傳播的廣泛性和時效性,打好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輿論主動仗。本文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