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物聯網資訊
- 這些問題不解決,生態農業將舉步維艱發表日期:2019-11-07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5479次
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農業生產模式也蜂擁而出。其中生態農業概念的出現,讓人們對農業生產也有了新的定義。那么什么是生態農業呢?其實,這種農業生產模式是以“生態”為核心,結合了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以及現代農業的管理技術。它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不過,在落地生態農業時,我國遇到的問題卻不少,若不能夠及時、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那么真正實現農業生態化發展將受到非常大的阻礙。因此,今天小編羅列了關于我國生態農業發展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望大家有所了解:
1、理論基礎不完備
生態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素之間的耦合規律、結構的優化設計、科學的分類體系,客觀的評價方法方面。
2、技術體系不夠完善
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們并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而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也是非常困難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在生態農業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3、政策方面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
雖然我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于生態農業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農民缺乏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的主動性。而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有時也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限制因子。因為對于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說,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為重要;但對于那些境況較好的農民來說,較高的經濟效益,可能會成為刺激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的基本動力。
4、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
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在中國的許多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生態農業的實際情況還不能滿足之一需求,因為在一些地方,緊緊依靠種植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來實現。
5、推廣力度不夠
雖然生態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政府也較為重視,但仍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在互聯網時代迅速發展的今天,僅僅依靠傳統的推廣方式遠遠是不夠的,是不能遍及各地的。通過互聯網線上農場與線下實體農場結合推廣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