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臨滄不斷推動農業發展高質量發表日期:2020-06-23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6955次
我市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全面補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不斷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抓好糧食生產,加快推進以永德小軟米、滄源晚稻為主的優質稻谷開發,擴大飼用玉米、鮮食甜糯玉米生產,抓好以雙江、云縣為重點的冬季馬鈴薯種植,推進綠色優質高效示范基地建設,加快糧食綠色高質量發展。強化農業減災防災,抓實以草地貪夜蛾為重點的病蟲害綜合防治,確保主要糧食作物面積穩定在432萬畝以上,產量達103萬噸以上。
持續發力推進生豬生產,加快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確保實現肉類總產量達28.5萬噸,畜牧業產值達76億元,生豬出欄達298萬頭。強化監測排查、消毒滅源等工作,抓好非洲豬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啟動臨滄主城區家禽“集中屠宰、定點檢疫、冰鮮上市”管理試點;建成滄源生豬定點屠宰場,規范提升現有生豬定點屠宰場,建立冷鮮畜禽產品產銷銜接和市場保障機制。
強化監測調度保障市場供給,加強農產品價格變動和市場供求監測、分析和預警,優化蔬菜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擴大對北京、上海等重要消費市場供給。完善聯系服務企業機制,推動減稅、降費、免租、金融支持等政策落實,加強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現狀調查,積極爭取建設一批冷鏈物流基地,對接引入順豐、阿里巴巴等大型物流、電商企業,推動生鮮農產品就近就地商品化。
做強高原特色農業,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抓實鳳慶、雙江“一縣一業”示范縣和永德、耿馬“一縣一業”特色縣創建工作,確保示范縣保位、特色縣晉位、其他縣爭位。抓好有機發展,強化質量追溯,提升臨滄農產品信任度,啟動產業基地認定、授牌、獎補工作,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建立健全集中統一高效的農田建設管理機制,抓好耕地質量監測、耕地質量提升和高效節水灌溉,提高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力爭完成27.7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積極引進國內外農業企業,推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聯合發展、融合發展。強化品牌策劃,提升品牌質量,力爭申報2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4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新增“三品一標”認證(登記)60個,認證基地10萬畝。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推進市縣(區)檢測中心(站)、鄉鎮和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快速檢測室(點)建設,確保年內獲得“雙認證”。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推廣應用質量追溯信息平臺,落實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確保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工作如期通過考核驗收。推進市場和信息化建設,加大對臨滄市2019年“10大名茶”“10大名品”宣傳、推介力度,做好2020年省級“名品名企”申報、參評工作。
推進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項目建設,爭取1個“一縣一業”示范縣進入全省試點,建設1至2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繼續做好各類展會的組織、推介、展銷活動。推進農業對外開放,推進對緬跨境動物疫病聯防聯控、區域化管理試點、有害生物預警和防治工作,抓好南華糖業境外甘蔗種植農業合作示范區建設,積極申報臨滄邊合區國家、省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加強與上海崇明區在人才、技術、項目等方面合作。
強化農業農村科技裝備支撐,做好種業資源保護,繼續抓好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強化優異資源的鑒定、發掘與利用。加大臨滄山地黑肉雞等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力度,提高種豬供給能力和山地黑肉雞雞苗自給率。強化農業科技教育支撐,抓好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建設,建立完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力度,推出一批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主推技術到位率達95%以上。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切實做好農機具購置等補貼申報、審核工作,推動“宜機化”改造試點,打造水稻、甘蔗等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樣板,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來源:臨滄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