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滄州市出臺《關于加快鄉村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發表日期:2020-07-08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7185次
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滄州市出臺《關于加快鄉村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將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計劃到2022年,初步形成鄉村產業布局區域化、基地規?;⑸a標準化、加工集約化、產品綠色化、營銷品牌化、經營產業化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進一步優化鄉村產業結構,突出地方特色,重點提升質量效益,滿足農產品供給需求,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明顯態勢。同時,進一步夯實農村低收入群體收入保障水平,保障農民來自鄉村產業的收入增幅不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實施意見》指出,發展鄉村產業,要根植縣域,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聚焦重點產業,培育鄉村產業發展的新動能。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場導向、政府支持,融合發展、聯農帶農,綠色引領、創新驅動”的原則,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就業崗位盡量留給農民。
《實施意見》提出,滄州市將在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旅游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新型服務業、鄉村信息產業六大方面重點發展。
特色種養業,立足滄州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步伐,優化小麥、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品質結構,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特用玉米和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大力發展蔬菜、中藥材、果品種植。做強做大特色種植業,到2022年,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81.7萬畝。加快養殖業發展,重點打造六大產區,生豬出欄達到370萬頭、肉雞7720萬只、肉牛25萬頭、肉羊189萬只,雞蛋產量達到25.6萬噸,奶牛存欄達到5.1萬頭,平均單產9噸以上奶牛存欄占50%以上,生鮮乳產量達到15萬噸。推進漁業健康養殖,特色海產品養殖產量達到1.7萬噸。
農產品加工業,聚焦滄州市優勢特色產業,積極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強縣,鼓勵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開展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飯店、進網站等“六進行動”,完善農產品物流骨干網絡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到2022年,培育區域公用品牌15個以上,打造8個品牌價值超過10億元的農業領軍企業品牌、20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0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農業企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0%以上。
鄉村休閑旅游業,依托大運河文化帶、雜技、武術等歷史文化底蘊和濱海濕地等自然資源,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品牌,培育娛樂體驗、文化休閑等旅游新業態。運用網絡直播、圖文直播等新媒體手段,精準推介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創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品牌。到2022年,結合各縣(市、區)產業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態特色,打造一批“一鎮一風格”的特色小鎮。推薦特色精品農業休閑觀光線路10條,年接待人數1200萬人次以上。
鄉土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小宗類、多樣性特色種養,發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業和綠色建筑建材等鄉土產業。充分挖掘農村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傳統工藝,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
鄉村新型服務業,支持供銷、郵政、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等開展農資供應、土地托管、統防統治、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找準產業項目與農戶特別是貧困農戶增收的結合點,支持其以土地經營權、生產資料等入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形式讓農戶分享更多收益。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模式,降低農戶經營風險。依托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A P P等平臺對農民開展線上培訓,到2022年,全市培育高素質農民累計達到2萬人次。改造農村傳統小商業、小門店、小集市等,發展批發零售、養老托幼等農村生活性服務業。
鄉村信息產業,深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強智慧農業建設,加快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到2022年,全市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實現全覆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100%。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鼓勵快遞物流企業參與農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促進傳統特色農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加強電商人才培訓任務,重點建設阿里巴巴滄州產業帶,打造“滄州電商品牌”。到2022年,培訓電商人才達3萬人次。
同時,滄州市還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財政投入力度,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完善用地保障政策,加大對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的傾斜支持力度。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在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基礎上,加快土地流轉步伐,推動土地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提升鄉村產業的規模效益。通過發動宣傳,講好鄉村產業振興的“滄州故事”,吸引更多消費者助力滄州鄉村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