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物聯網資訊
- 大量推廣我國生態觀光農業的措施發表日期:2014-04-14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3606次
生態觀光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突破與轉變,如何做好我國生態觀光農業不僅需要借助現代科技的支持,更需要政策的照顧與扶持。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就是智慧農業中的一個重要改進,對于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可以更好的實現對觀光農業的管理與控制。那么在政策方面我們需要做到哪些措施呢?
1、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完善相關法規制度
相關指導部門要做好資源分析、場預測,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在景點建設、人員培訓、服務項目等方面都要有全面安排。通過統一管理、統籌經營,將生態觀光農業納入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大框架中,實現有序地、健康地發展。我國政府應根據產業發展的需求,制定相關的法規和促進生態旅游業的發展規劃,要加強規章制度、行政條例的制定與落實。其次,充分利用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
2、發掘資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我國應抓住其亞熱帶的水稻文化,創辦具有獨特內容和風貌的生態觀光農業園。利用我國農副產品豐富的優勢,推出生態觀光農業旅游和農副產品營銷相互促進的生態觀光農業主題活動。同時要注重創旅游品牌和特色產品,展現鄉土風味、風土人情和傳統工藝,提高農副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重點培育特色綠色產品。
3、多渠道籌資,多元化宣傳
國家政府應該予以支持,實現國家、地方、集體、個人共同投資,引進僑資、港澳臺資和外資等方式,堅持以港澳場為導向。利用傳統的媒體和新型的信息網絡,建立自己的網站,向游客發布諸如景區新聞、景點介紹、農園地圖等信息。同時開展網絡營銷,實現網上訂房、網上訂票等業務。我國生態觀光農業的發展可以利用新農村的成果—中國鄉村旅游網和中國休閑農業網,面向全國,面向世界。
4、群體定位,場調節
依據場需求,找準服務群體。將客源定位在鄰近城、港澳臺和入境游客上。在實際操作上,可同其他服務性行業(餐飲業,零售業)聯手,可以通過與定點飯店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推銷特色旅游產品和鮮活農產品。門票價格應根據旺淡季來設置,對我國周邊民實行月票或年票制,根據場形勢實行浮動價格。生態觀光農業園建設應注意防止經濟效益外溢,以保護生態觀光農業園投資者的利益。
5、加強人員培訓,建立反饋體制
通過對農民進行培訓講座,引導農民對生態觀光農業園區進行科學管理、文明經營;同時可以院校來培養專業人才,進行維護管理。在培訓方式上,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有計劃地分批選調人員到生態觀光農業發達地區參觀學習。在具體經營時要主動出擊,了解場信息,把握游客的需求,同時要建立反饋機制,關注游客的反映,不斷完善景觀、提升服務,實現長足發展。
6、豐富娛樂項目,創新功能設計
我國生態觀光農業的發展要具有前瞻性,在產品內容和功能設計上要體現鄉土特色,具體實施時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模式。①生態林園;②花草藝苑;③百果園;④生態農園;⑤垂釣風雅園;⑥自助耕耘園;⑦頤養中心;⑧高科技農業觀光示范園;⑨民俗觀光村。
7、建立協會促進場,制定生態觀光農業服務標準珠
海生態觀光農業的發展還可以建立諸如“生態觀光農業發展協會”等非政府組織,用于生態觀光農業的整體發展與場拓展。并進一步利用非政府組織(協會等)在行業自律和自我保護等方面的作用,進行整體宣傳,通過制定行業標準來規范生態觀光農業發展。特別要制定生態觀光農業全行業服務標準,用于規范服務質量,推行生態觀光農業品質認證制度,從而實現我國生態觀光農業行業的健康發展。
8、杜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態觀光農業園的建設
應著力保持其“農”味、“土”味和“野”味,杜絕對生態環境與景觀的破壞現象發生。嚴格控制生態觀光農業園周邊地帶工業化、城化對生態觀光農業園的不利影響。依據循環經濟的理念,建立生態觀光農業綠色消費體系并按照循環經濟的3R原則確定營運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