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4-05-05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902次
大棚種植在近幾年日益受人們的喜愛,因為人們對果蔬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大棚的種植方式在以往都是人力的時候是十分辛苦的。都說種大棚又苦又累,55歲的菜農孫洪明種了15年大棚,可他今年卻覺得,“思想上輕松了,勞動上解放了”。這得益于一項正在推廣中的技術——手機遙控智能放風機。
“傳統放風,憑經驗、靠感覺,一旦失手就會減產。智能放風機,厲害在很精確。作物不容易生病,形狀也很均勻,還能增產。”孫洪明的一棚青椒,去年9月種,11月開始收,現在已賣出8萬斤,產量比去年同期高了2000斤。手機智能放風機,是農業物聯網的一角。放風機是硬件,中國移動的“大棚管家”則是軟件。
在壽光蔬菜產業集團,記者發現,大棚都安裝了農業物聯網應用系統“大棚管家”。據中國移動壽光分公司工作人員楊華棟介紹,這塊普通手機電池大小的傳感器,能采集濕度、溫度、風度數據,然后匯總至管理平臺,每天兩次以短信形式,發出生產建議、預警。從管理上說,農業物聯網的應用,削減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風險。
好處雖多,放風機在推廣中卻遇到了諸如菜農傳統觀念、成本觀念等問題。有了放風機,菜農可以一天不出門,輕輕松松種大棚,這在從前是不敢想的。但菜農們習慣了辛苦勞作,不愿用放風機。還有些菜農覺得,一個棚配放風機要花兩三千太貴了,而且擔心不好操作。更多資訊:
http://www.zny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