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4-09-28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473次
現代農業生產越來越呈現出從粗放型向精細化方向發展的趨勢。農業生產主體不是僅僅滿足于已有生產技術,而是對生產技術參數、環境參數等調控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尤其是種植養殖設施農業對生產環境參數的變化更為敏感,對精細化、參數化的新技術需求更加迫切,但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尚未達到生產參數指導的程度。為了滿足現代農業精細化發展需求,農業技術服務需要進一步提升。
鑒于目前的農業生產缺乏實時監測參數,需要采用信息化設備,如傳感器、攝像頭等,對生產過程進行環境監測、自動控制、實時監控。信息設備的應用,既能積累實時參數,提供技術參考意見用于技術推廣服務,又能給生產主體帶來直觀數據和視頻以加強管理;因此,應用智慧農業技術,對促進農業“雙增”目標的實現、引領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智慧農業是一項全新的綜合性技術,有其獨特的長處,對現代農業的發展產生強大的驅動力。但任何一項新技術不可能十全十美,目前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需采取相應的對策。
(1)數據傳感器價格高且性能不是很穩定,使得農業企業應用信心不足,總擔心測定的數據出問題。建議加強數據傳感器的研發,降低價格,提高數據測定穩定性等性能。
(2)
智慧農業應用方面的人才嚴重不足,搞智慧農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應該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3)因為個性化要求太多,開發費用太大,運行成本也很高,不利于推廣;所以最好搞功能化模塊開發,以節省成本。另外企業間開發的產品標準不統一,無法較好兼容,造成資源整合困難;因此相關部門要盡快出臺智慧農業相關技術標準,減少重復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