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智慧科技“點亮”都市農業發表日期:2015-11-28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913次在北京市大興區農業技術示范站基地,這里只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農技人員坐在中控室就能掌控整個菜園,標準園搖身一變成了智慧農園。瓜果蔬菜該不該澆水,施肥打藥怎樣保持精確度,溫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如何按需供給,只需發個“指令”就能輕松解決。
“裝上小小的無線傳感器,蔬菜就會‘說話’了,大棚溫度高了會‘警告’你,土壤濕度低了會‘通知’你。”北京市農業局技術專家說。
據了解,北京計劃以設施農業為主推進農業物聯網建設示范,打造八大物聯網農業園區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推動都市型現代農業綠色、安全、高效發展。
北京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說,通過農業物聯網建設有助于改變只側重生產的情況,不僅做到農作物與農民、市民的互動,還可以達到農民與市民、政府與市場的互動,實現一二三產有效融合。打開北京市昌平區阿卡農莊負責人江宇虹手機安裝的APP軟件,筆者看到訂制“私家菜園”的城市白領們可接近實時監控自家菜地長勢,查看菜棚各項數據,并隨時下單和預訂送菜。這些都市的“菜農”建立了“種地”微信圈,和農莊主及技術人員熱烈討論各種問題,很多人甚至開始研究起綠色防控、智能灌溉、水肥一體化等農業術語,“體驗式農業”縮短了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
近年來,結合互聯網發展和物聯網技術,北京市部分高標準園區引進了相關設備和技術,但整體上還處于試驗和示范階段。IT行業出身的江宇虹認為,物聯網技術已經很成熟,但如何應用到農業很值得研究,需要整合金融、物流等多方面的資源才能實現。
八個園區中規模最大的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區的瑞正園,單體園區面積2100畝,建有大棚500多棟。董事長張建國說:“物聯網技術的物化更需要實實在在落地應用,我們計劃依托物聯網建立全程可追溯系統,讓更多百姓吃到放心菜?!?/span>
對于項目前景,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指出,這是一個發展方向,農業從傳統到現代,最終會發展到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精準技術的智慧農業階段,實現最佳的資源利用和最少的成本投入,達到農作物生產、運輸和銷售的智能化管理。微信掃一掃,資訊早知道